十年夢斷 蘋果退出造車市場 文:悠 然

前天,蘋果公司正式放棄開發電動汽車,消息一出,特斯拉CEO馬斯克在X上發了一條帖子,有一個致敬的表情符號和一支香煙,意思很明確,致敬又慶幸。

蘋果的造車歷史可以追溯到2014年,當年由CEO 庫克批准,蘋果啓動Titan計劃,重金從谷歌、奔馳、特斯拉等公司挖角,組建了一支電動車產業團隊,迄今投入十年和數十億美元,結果卻在眾多期待中夭折。

蘋果爲什麼要退出電動汽車市場?

第一個原因中國車企強大的競爭力。

我們看看馬斯克對中國電動車十年表態:

2014年,馬斯克在接受訪問時,嘲笑比亞迪(BYD),主持人問他笑什麼,他回答「你看過比亞迪的車嗎?」說罷哈哈大笑。

不屑、傲慢、自以為是。

2018年,特斯拉瀕臨倒閉,華爾街沽空接近100億美元,馬斯克在愚人節那天貼了一張他手持着bankruptcy (破產) 的照片。

2019年,上海政府救了特斯拉一命,在上海生產特斯拉電動車,中國以其強大生產力從此解決了特斯拉生產力不足的問題。

2023年,馬斯克公開承認「比亞迪的汽車極具競爭力」,他在會議上說:「未來,十大汽車公司將是,特斯拉和九家中國汽車公司。」

2024年,馬斯克發出警告,若不設貿易壁壘,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將「摧毀」全球競爭對手。

十年彈指一揮間,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企業如要生產電動車,沒有中國產業鏈的支持,將一事無成。反過來說,這些企業沒有一間是中國企業的對手。

第二個是蘋果在電動車市場,完全沒有能力建立一個獨立又有暴利的生態系統。

蘋果產品能賣出高價,最重要的是高端定位和用戶體驗,使蘋果成了高質素的代名詞,也建立了價格護城河,即是蘋果每樣產品都比同類對手有更高溢價。

但如今各大車企都沒有擁有顯著的技術優勢,因此競爭點逐漸落到了車型和價格上來。

車型方面,只要肯花時間和精力,都能夠短時間內出現現象級的車款,早先的蔚來和小鵬,如今的問界和理想都有現象級的車款。

但是在價格層面,各個車企便開始出現了分化。像比亞迪和吉利這種根植新能源市場較久,資本實力雄厚的車企完全打得起價格戰,而大多數新勢力造車廠則完全打不起價格戰,它們在研發和生產方面的資金都屬於走鋼絲,如果加入價格戰恐怕會面臨嚴重的流動性危機。

在當前環境下,競價會逐漸成爲車企的主要運營方式。吉利和比亞迪則已經率先作出了動作,其他車企如不跟上恐怕會被瓜分市場份額。

這種競價的競爭模式和蘋果的銷售理念是完全相違背的。在其他數碼產品領域,蘋果培植了一套自己的生態系統,也是基於這套生態系統,能夠讓市場接受溢價;而如果進入造車領域,蘋果則完全沒有再創造一個獨立生態系統的能力,這不僅僅是因爲蘋果進場較晚,更是因爲蘋果沒有獨立獨有的技術存。

除非蘋果能夠獨立研發出性能遠超目前其他車企的電機和電池,才有可能開闢蘋果汽車的生態系統。

所以蘋果完全不可能,也沒能力用高端定位的策略與市場環境對抗,像特斯拉這樣品牌依然是靠兩款低端車型打天下。

蘋果放棄汽車,全力轉入AI行業,算是順勢而爲。

文:悠 然

學研社成員、傳媒人、經濟人,從事媒體編、寫、評、教工作達二十年,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,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,現爲自由撰稿人。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